各学院: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大气科学实践教学特色,充分发挥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环境及软硬件平台条件的作用,加大实验教学平台的开放力度,加强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务处(藕舫学院)、研究生院等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现计划开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藕舫学院预报实验班”。为期一年的实践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者,可获得2个实践创新学分(注:不与地面气象观测实验班重复累计,同时报两个班并考核合格,最多获得2个学分),同时颁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藕舫学院预报员”证书。现将开班报名选拔工作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选拔对象与条件
对象:在校学生
规模:拟选拔60名学生参加培训
2、选拔流程
学生自愿报名。 以大气科学类相关专业学生为主,其他学科对天气预报感兴趣的学生也可报名。
报名结束后,由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组织教师根据报名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习成绩和特长等进行选拔。为了让更多对天气预报感兴趣的学生走近天气预报,此次授课将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分成“天气预报制作”和“气象科普与服务”两个方向开展教学,学生选择其一即可。
3、报名时间及方式
2023年3月2日前,登录“学科竞赛管理系统”(校内网(或使用VPN)-融合门户-创新创业系统-竞赛系统(旧版),用户名是学号;初始密码是身份 证后六位@nuist,或者学号@nuist)→选择“2022-2023学年藕舫学院预报实验班”报名→填写联系方式等。
此外,需下载附件1中的报名表,填好后交至气象楼115。非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在表格中填写所学专业的专业课成绩。
研究生院的学生如报名可下载报名表,填写报名表后交至气象楼115室。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58731189转12
4、教学安排
“藕舫学院预报实验班”实践教学以集中培训和当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上课时间:集中培训安排在春季学期(第5周-16周,2023年3月13日-6月2日,每周4学时);当班实习安排在秋季学期,由指导教师进行日常指导。成绩评定办法详见附件2。
(2)上课地点:气象楼1楼119会商大厅。上课时间和地点可作调整,具体另行通知。
5、集中培训的授课内容
“天气预报制作”方向的授课内容紧密围绕“天气+形势”、“天气+数值产品”、“天气+生活”、“天气+制作”等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应用、预报技巧、预报效果检验、会商讨论等环节,共48学时,预计安排如下:
主题 |
内容概要 |
学时 |
全国天气预报会商讨论 |
收看当日全国天气预报会商、关注重点天气、讲解重点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
8 |
重点天气的天气系统、要素场配置及演变分析 |
根据当日全国天气会商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天气形势分析,数值预报产品分析释用,制作预报产品 |
16 |
小组会商讨论、发言 |
小组讨论、完成预报会商PPT并发言,并完成当班实习工作日志 |
8 |
综合预报实战演练 |
制作代表站(南京)或指定站点天气预报,并在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发布 |
16 |
“气象科普与服务”方向的授课内容紧密围绕 “天气+科普”、“天气+防灾”、“天气+服务”等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天气气候基本知识、预报结论解析、气象媒体作品(节目)设计与制作等环节,共48学时,预计安排如下:
主题 |
内容概要 |
学时 |
天气、气候与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
了解表征大气的基本要素,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我国重要的天气过程;掌握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 |
12 |
天气预报业务与服务 |
了解我国现代气象业务的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了解天气预报制作流程,掌握预报专业用语;学会解析天气预报结论 |
16 |
气象媒体作品(节目)设计与制作 |
播音与影视技巧;利用影音软件(多媒体软件)进行影音编辑(多媒体制作) |
8 |
天气预报、气象服务、气象科普作品(节目)设计与制作实战演练 |
根据当天的专业天气预报结论设计、编排并录制一段天气预报影视节目用于校内气象服务;根据给定的专业气象预报,为某类专业用户(农/林/新能源/公路交通/航运等)设计服务产品并编写服务材料; 设计制作一个科普影视(多媒体)作品 |
12 |
6、当班实习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日常值班、天气过程总结、气象服务和科普宣传等工作。
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藕舫学院)、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解释。
其他事宜,可咨询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行政楼409),58731344。
教务处(藕舫学院) 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2023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