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推进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于 2022年11月—2023年6月举行。本项赛事通过吸引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体验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创新创意灵感,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孕育创新成果雏形。
2022年我校学生积极参赛,获奖数量取得突破。我校学生参赛作品共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本次大赛由中国创造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承办。经研究,特举办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校内选拔赛,本次竞赛由教务处(藕舫学院)主办,龙山书院承办,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校在校生
二、大赛官网
http://niec.seu.edu.cn
三、报名时间及方式
2023年2月13日20:00前,本科学生登录“学科竞赛管理系统”(校内网(或使用VPN)-融合门户-创新创业系统-竞赛系统(旧版),用户名是学号;初始密码是身 份 证后六位@nuist,或者学号@nuist)→选择“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校内选拔赛(日新月异或创新价值)”报名→选择指导教师、填写联系方式和参赛队员学号等。
研究生在QQ群(545698415)内联系管理员报名。
四、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
主题一:创意设想——日积月累培养习惯
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创意灵感,改变身边世界;在科学研究中,敢于创新突破,提升攻坚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体验创新的魅力——让创新成为习惯。
本主题以个人为单位参赛,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一位。鼓励学生“每日一观察,每日一设想” ,要求参赛选手在一个月(连续 30 天)时间内,每日记录一个自己的创意设想,需要图文并茂。该创意设想,没有时空的限制,既可以是身边常见的事物,也可以是天马行空关于未来的幻想;没有形式的限制,既可以是灵光一现的金点子,也可以是深思熟虑的创新方案。
主题二:创新制作——身体力行创造价值
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围绕主题提出创意设想,通过详细设计和动手制作,最终转化为实物。在身体力行中,体验创新的价值——没有无用的东西。本主题以小组(不超过 3 人)为单位参赛,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一位。用易拉罐、废塑料、废纸、废木材等废弃物为主要材料(即超过 60%),经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制作,形成有价值的作品(机械装置、电子产品、艺术品等)。
主题三:创业计划——业勤行思擘画未来(注:仅限历届国赛获奖选手参加)
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投身创新成果的孵化。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锻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创业型人才。在业勤行思中,体验创新的价值——擘画美好未来。
本主题以个人为单位参赛,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两位。在规定时间内,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创业内容需贴近民生,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创新为驱动,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社会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探索新的科技进步、商业形式、管理模式、工作方式等。
2、提交要求
(1)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学生的原创作品,尚未对外发布过;该作品,除了参加校内相关赛事外,未参加过校级以上比赛;
(2)实物作品运送和参赛期间的保管工作由参赛队伍自行负责;
(3)提交的所有视频和文字材料,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底稿。
3、作品提交
主题一:创意设想每项作品限定参赛学生1人、指导教师1人(可以无指导教师)。参赛选手将《创意设想记录册》(附件2)制作成电子文档(采用pdf格式),并选择三个最优秀的创意制作出三个介绍视频文件(采用mp4或flv格式,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40M、时长不超过3分钟。对于不具备视频制作条件的参赛选手,可以选择制作PPT文件)。
主题二:创新制作每项作品限定参赛学生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1人(可以无指导教师)。参赛学生将作品制作成一段视频(采用mp4或flv格式,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40M、时长不超过3分钟;对于不具备视频制作条件的参赛学生,可以选择制作PPT文件),并撰写《创新作品申报书》(附件3,pdf格式)(阐述创意来源、制作过程、作品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心得体会)。
五、奖项设置
本次校内选拔赛设一等奖(10%)、二等奖(15%)、三等奖(25%),获奖小组颁发奖状。学校根据作品情况,择优推荐作品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复赛。
六、作品提交
报名学生按照作品要求完成附件2或附件3及视频文件(或PPT文件),请每位参赛选手加入大赛QQ群:559039477(今后赛事组织及通知均通过QQ群发送消息,不再另行通知)。参赛者于2023年2月13日——2月17日22:00间将参赛作品电子版打包发送至lskxzpsj@163.com,邮件主题及压缩包命名为:“学号-姓名-创新体验主题一/二作品”(如202183306666-张三-创新体验主题一作品)。逾期未提交作品者,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联系人:刘老师,电话:025-58235581.。
请各学院下载附件,转发本院学生查看,并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赛。
其他事宜,可咨询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联系电话:025-58731344。
教务处(藕舫学院) 龙山书院
2022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