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规章制度 学校制度 本科教育 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交流生课程认定及学分成绩转换管理规定(试行)
作者: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8/06/19 18:08:40    浏览量:

教发〔2012〕22号

为鼓励我校本科生赴境外高校交流学习,规范课程认定及学分成绩转换工作,加强本科交流生的成绩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与我校达成交流合作协议项目、或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高校交流合作项目,经学校选拔批准赴境内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期限不超过一年且不获得交流学校学位的我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第二条  学生在交流学习前,应充分了解交流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相应学期课程设置等情况,在学院指导下,尽量选择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就读,并对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第三条  学生交流学习期间,不得同时注册选修本校课程、教务处将于学期初统一删除在外交流学生的选课记录。学生如要申请某些课程以自学方式完成学习,需提交书面申请,所在学院同意,报教务处备案后按课程免听处理,按照实际修读学分按时交纳学分学费,学生交流学习结束后返校参加由课程负责人组织的命题考核。

第四条  课程认定原则

1、学生在交流学校选课时,应充分考虑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优先修读当学期本专业培养方案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并当学期修读学分总数与本专业要求基本一致。

2、在交流学校修读的专业课程,与我校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比率高于70%),按专业必修课认定;我校无应对课程时,按专业选修课程认定,修读的非专业课程,按公共选修课(通修课)认定。

3、参加的研究类、实习实践、学术活动类项目可视具体情况转换为生产实习、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类学分。

4、为未认定的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必修课,学生返校后应随本专业低年级学习的方式进行补修。

    第五条  在交流学校所修的课程为外文名称时,学生应同时提供课程中文翻译。经学校认定后的课程,统一按课程中文名称予以记载。

    第六条  学分/学时转换原则

1、课程学分转换参照我校学分与学时对应关系,其中理论课程1学分对应16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1学分对应1周(或者32学时)。

2、学分互换遵循对等原则,认定为我校对应必修课程的学分不得高于对方课程学分。

3、在交流学习期间修读的专业课程,与我校培养方案中的专业修课程相同或相近,但学分不同时,按下列原则予以认定,高出部分的学分不能再用作其他课程学分的互换、认定。

(1)如交流学校课程学分高于拟申请认定的我校必修课程学分时,按我校相应必修课的学分数认定。

(2)如交流学校课程学分低于拟申请人认定的我校必修课程学分时,则可用满足学分数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相近的两门(或多门)交流学习课程认定为我校该门课程学分。

    第七条  成绩记载

1、如交流学校成绩记载标准与我校相同(百分制成绩或五级制成绩)时,直接按照交流学校提供的成绩记载。

2、如交流学生以A+、A、A-、B+、B、B-、C+、C、C-……方式记载成绩,则按照以下对应关系转换后予以记载。

交流学校成绩

A+

A

A-

B+

B

B-

C+

C

C-

D+

D

D-

F+

F

我校百分制

99

95

90

89

85

80

79

75

70

69

65

60

50

40

我校五分制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3、如交流学校以其他特殊方式(标准)记载层级,由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学院会商后予以认定。

第八条  课程认定和学分成绩转换工作流程

1、学生在交流学习前应认真填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交流生学习计划申请表》,经学院批准后报教学处备案。原件教务处留存,学生本人、学院留存复印件。

2、学生应于交流学习结束后两周内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交流生成绩与学分认定申请表》、交流学校学习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项目归口单位审核并盖章)各一份、修读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课程简介、课程的中文翻译等相关材料提交所在学院。

3、学生所在学院组织专家负责审核、认定学生所在课程名称及课程属性,转换为相应的学分和成绩,并将分管教学院长签署意见后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交流生成绩与学分认定申请表》、成绩单复印件等材料报教务处。

4、教务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复审,并按要求录入教务系统。

5、学生交流学习结束后应按时交纳学费,办理注册手续。为注册者一律暂缓学分认定。

第九条  交流学生课程认定完成后,不得再次申请课程认定。校内已修的课程,不得用校外交流课程替代。 
       第十条  学生本人自愿选择至境内外高校交换学习的,经所在学院批准后,参照本规定执行,办理有关手续。离校前未履行手续的,不予认定课程学分。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九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   版权所有 © 2019 NUIST备80020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210044   025-58235255   
请使用Chrome或IE8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