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男,中共党员,长望学院2020级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曾担任校青协支教团江北社区负责人,现任长望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副书记,班级团支书。作为长望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累计志愿时长305小时,连续3年获评校三好学生、校一等奖学金,多次获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志愿者、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参与一项中科院大创、一项省级重点大创,发表SCI论文一篇。现已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求知若渴,探索不息
马林在大学前两年广泛涉猎,以兴趣为导向,阅读论文,旁听课程,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大二之后,他开始跟随导师参与基础科研工作,通过与导师的充分沟通,结合实验室研究基础和个人技能特长,确定了自己心仪的科研方向。
“在大学的前两年,数理与专业课知识还掌握地不全面,因此我主要是以兴趣为导向,多看看自己感兴趣的论文,旁听相关课程。大二之后,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专业知识体系也相对完善,这时候就可以跟着导师去做一些基础的科研工作了。方向的选择需要与导师进行充分地沟通,可以基于实验室的研究基础,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技能特长去做进一步的发展。核心是沟通交流吧,多与老师同学讨论,自己一个人确立是比较费力的。”回忆起研究方向的确立,马林如是说。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科研的道路必然会有荆棘,“我遇到最大的的困难,应该也是许多同学曾经遇到的,便是数据的获取与模型的操作。”面对科研中的常见烦恼,马林毫不退缩,除了在各类官方网站、论文发布的数据集等地方查找所需数据外,他选择积极与研究该问题的老师联系,在他看来,“大胆地发邮件与这些老师学者联系即使不能直接获得数据,也很有可能会获得思路上的启发。
科研路上,马林最为感慨的是在科研路上遇到了一位合适的导师, 提供了数据、实验场所等诸多帮助,还在为学、为事、为人上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张文杰老师组内科研气氛浓厚,同学间做的方向不同,熟练掌握的技能也就不同。当遇到问题时,组内的师兄师姐都会发扬“传帮带”精神,毫无保留地相互指导、充分讨论、共同进步。良师的引导加上马林自身的努力,让他做出了优秀的成绩。
志愿同行,温暖人心
马林是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在学习科研之余,他还积极参加支教团的各类活动。
整个大一期间,马林每周日的下午都是在“江北社区南风课堂”与其他志愿者、小朋友一同度过的。在活动期间,马林以鼓励为主,结合自身经历去宽慰小朋友;担任小实验的主讲,走上讲台,为小朋友们讲解物理定理,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鉴于马林在志愿活动中优异的表现,他在大一下学期被评为“江北社区年度优秀志愿者”。
除了志愿团的日常活动,马林还利用假期参加了许多志愿服务活动。大一寒假马林不仅参加了母校行,还加入到“中国大气环境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到家乡的气象局为学校收集所在地的气象信息,最终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大一暑假,马林与另外三名队友一同去到贵州遵义习水县的异地扶贫搬迁社区——岷山街道,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工作。在半个月中,马林与他的队友每天带领6个年级共计100余名学生进行2节自习课与4节兴趣课程。期间,他还联系了习水县气象局,邀请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在社区为孩子们进行科普讲座,带着孩子们去参观气象局观测站,近距离观摩各种观测仪器,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知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知识的种子,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关事迹被习水县气象局与校团委微信公众号报道。
升入大二之后,马林成为校青协支教团的一名负责人,他进一步扩大“江北南风课堂”活动。从新一届“小团子”的招新与面试,到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信息的收集整理,再到与社区的联系沟通,解决场地问题,他事无巨细,带领其他志愿者逐一解决。此外,在大二寒假马林还参加了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与北京市共青团组织的“一起云支教,共同迎冬奥”大型活动,与一名宁夏的初二学生一同学习冬奥知识、阅读书籍,相互监督每天运动,互相讲述所在地的年俗。
除了校青协的志愿活动外,马林的身影还活跃在长望学院的各种志愿服务岗位上:22届毕业生离校时,他为学长学姐打包装箱;21级迎新时,他在东门检查核酸证明;22级新生教育时,他为新生答疑解惑。
寄语望仔,共勉前行:
当问到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时,马林主要提及了三点:
第一,多多尝试,尽早明确心之所向。尝试不同的事物,探索不同的领域,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力。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通过不断尝试,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尽快确定前行的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为之努力拼搏。
第二,多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合作。“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沟通交流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它能让你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能让他人更好地理解你。合作则能汇聚众人之力以实现更大的目标。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和理解,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攻克难关。
第三,平衡好学习生活,不负青春。大学生活是十分忙碌的,但同时也是多彩与欢乐的,在青春的旅途中,保持积极心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习与生活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